适应海外留学 分哪几个阶段
对于留学生和家长而言,文化冲击这个词一定不陌生,它源于英文“culture shock”。这个概念最早由瑞典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,他曾说:“文化休克是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符号和象征,又不熟悉对方的社会交往符号,从而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症,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,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。”对于留学生的海外求学生活而言,这个概念显得尤为合适,强调自处异国他乡,在文化、社会、饮食、起居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和不习惯,新的社会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冲击。
文化冲突给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诸多压力,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冲突是坏事。事实上,当个体在遇到文化冲突时,会通过沟通与学习不断适应异文化,最终达成同化。奥伯格的文化适应模型应用较为广泛,他将文化适应过程细分为蜜月期、危机期、恢复期、适应期。对于留学生而言,这几个阶段需要家长积极配合,以最高效的方式实现跨文化融合。
阶段一:蜜月期
留学生活的蜜月期,通常是留学生刚到异国他乡的第一个月,对周围一切新的事物和环境都充满好奇,觉得新鲜,想去尝试和了解。在学习上,有新的校园、新的同学和朋友、新的老师和新的授课方式;在生活上,接触到新的生活方式,接触到国外年轻人的娱乐方式,比如酒吧文化等。这些对于留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,他们迫不及待地去体验和尝试,当然这种好奇心是好的,能帮助他们摆脱最开始的思乡情绪,但同时也存在风险。很多年轻人由于禁不住诱惑,比如对于性、酒精饮品甚至大麻等进行盲目尝试,最后酿成了苦果。
对于家长来说,这个阶段要在鼓励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,及时提醒他们在自己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下,有限度地接触和尝试新鲜事物,要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个区分,而不是全盘接受。
阶段二:危机期
蜜月期过去之后,随之而来的就是危机期,大概要持续1到3个月的时间,也就是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。当尝试过新鲜事物之后,留学生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,这时候就开始怀念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活习惯,开始对他国文化进行排斥,觉得在不习惯的环境中生活会面临压力和挑战,这时候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就是自闭、忧郁和焦虑。
在这个阶段,需要家长做的就是尽量安慰孩子,告诉他们这种适应是必然存在的,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习惯,去主动适应新环境,而不是逃避。
阶段三:恢复期
随着危机期慢慢消逝,逐渐迎来了恢复期,即恢复对周围新鲜生活的兴趣和热爱,逐渐从心理上接受和适应新的环境,恢复平静的心态和生活习惯。恢复期大概会持续2至3个月左右的时间。
这时候,家长应多关心留学生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和周围的交友圈子,尽量多地了解他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以及日常的生活内容,如果发现有消极或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要及时纠正和引导。
阶段四:适应期
当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之后,就是最后的适应期,也就是基本上融入到异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,有了自己稳定的社交圈子和生活方式,基本可以自我调节思乡情绪,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爱好。
此时,家长基本可以放心了,因为孩子已经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活方式,而且比较稳定。家长可以不必太过担心了,只要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即可。
到此为止,留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海外留学适应的全过程。这过程中,有苦涩,有困难,有焦虑,但这是难得的经历,因为意味着成长,更增长了阅历。
(作者胡佳怡 单位:北京教育学院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未命名文章 (2018-11-07) |